close

『我們對每一個兒童的展望是他們獲得豐盛的生命;我們心中的禱告是我們要有意志去完成這一展望。』


這一段話,是世界展望會的展望宣言。大大的字,就落在入口的牆面。每一個走進辦公室的人都看的到。



十九屆『飢餓三十』,我還沒有加入,不過看了這個影片算是身歷其境。


上個星期五的上午九點,我第一次有機會在總會的所有同工面前,分享我過去的一點經歷。

安排這次分享是「福音室」熱心的趙牧師,也許是擔心我場子冷,還特聘團康高手兩位帶暖身遊戲。延續總會在年度退修會大隊接力第一名的爆發力,他們異想天開的想叫大家用腳夾筷子來「接力」。

這張照片就是在聚會大廳詭異的熱身~



然後,大家都豁出去了!



不過,如果各位有聽過的朋友們應該知道,我們只怕時間不夠用。呵呵。果不其然,原本要有獎徵答的時間都沒有了!

我就從這個短片『相信』BELIEVE開始說故事了。「每個人都需要去相信,去抓住些什麼~』





耶穌的登山寶訓中提到天國的八福在展望會的事工裡看的到那個影子:

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

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

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

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

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這個過程,對我來說是如夢似幻,因為講過這麼多場,這麼多地方,卻沒有機會在「本族本鄉」,這一個我希望能貢獻、安身立命的地方,在這麼公開的機會,闡述心路歷程。實在太感恩。看到大家笑得開懷,聽的興奮,把我的笑話梗都咀嚼再三,這真是一種幸福。



『不是,我認識了自己是什麼了不起的人,而是我明白了我所倚恃的是神。』我用耶利米書第一章,做了一個結尾。

It is not becasue where you are from or who you are. It is because of who you serve.









原本要放的短片,因為時間不夠,臨時又找不到檔案,現在放在這裡和大家分享。



Where is the need?

Is the need in the places of conflict?

or in the places of power?

Is the need in the places of suffering?

or in places of comfort?

Is the need in the places of poverty?

Or on the places of wealth?

Is the need in the places of many beliefs?

Or in the places of unbelief?



Is the need in another country?

Or in your own home?



The need is everywhere.

"For Christ's love compels us, because we are convinced that one died for all, and therefore all died. And he died for all. That thosed who live should no longer live for themselves but for him who died for them and was raised again."

2 Corinthians 5:14-15



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 因我們想,一人既替眾人死,眾人就都死了; 並且他替眾人死, 是叫那些活著的人不再為自己活, 乃為替他們死而復活的主活。

歌林多後書 5:15,16



預告,星期一上午拜訪高雄。晚上於成功大學團契分享,時間是晚上七點。地點:台南校園團契聚會點(南一中旁邊)。

SEE YOU THE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raygo 的頭像
    praygo

    praygo

    pray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