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誰在幕後推動這資助全球跨四十個國家,超過八十計畫區、十四萬受助童的龐大計畫和責任?
揭開台灣最具影響力國際NGO的神秘面紗。
自左到右:龍蓓義(DORIS)負責亞洲一區(東亞),胡炎煌(MARS)負責亞洲二區,徐秋蘭(CHARLOTTE)負責中東東歐,吳正吉(JAMES)負責非洲西區,鄧明珠(JULIET)負責中南美洲,彭書睿(RAY)負責東部非洲以及緊急救援專案,陳偉仁世界展望會副會長,劉芬芸(DAPHNIE)負責中南美洲以及財務預算,徐育園(YUYUAN)負責南部非洲。
身處貧窮國家、落後地區的兒童,缺乏資源,缺乏教育,缺乏醫療,更缺乏希望。全球有10億兒童沒有足夠的營養、沒有乾淨的飲水、沒有基本的醫療,沒有避雨的住所,更有1億4千萬兒童,從來沒有上學過,稚嫩的生命,看不到未來。 |
資助兒童計劃是世界展望會結合全球愛心人士,共同關懷全世界貧苦兒童的生存景況,讓他們因為資助人的愛心捐助,能擁有基本的生存條件,可以接受基礎教育和升學,有良好的健康照護,有機會改善家庭經濟,且藉由世界展望會的關顧與發展,進而自立自助,轉變自己與家庭的未來;同時,更透過資助人的關懷、支持、鼓勵,陪伴受助童順利渡過艱辛童年,也豐富生命價值。 |
目前,全球有300萬名兒童透過世界展望會擁有資助人的關懷;而台灣世界展望會在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東歐及台灣等29個國家及地區,匯聚資助人每個月的愛心定期捐款,幫助國內外12萬名兒童獲得基本的生存保障與教育發展機會,更有機會轉變貧窮的生命。 |
■世界展望會~全球最大非官方兒童關顧機構之一 |
世界展望會創辦人鮑伯‧皮爾斯(Bob Pierce),因為在戰爭中親眼目睹成千上萬流離失所的孤兒寡婦在街頭無助的痛哭,心中燃起禱告:「願上帝心碎的事,也讓我心碎!」開創了世界展望在全球的慈惠工作。 |
如今,世界展望會是全球最大的兒童關顧機構,在全球約100個國家中都有兒童服務工作的據點,每一年,服務的貧苦兒童及受苦人群超過一億名以上。 |
1964年,世界展望會的腳蹤也來到台灣,透過海外人士的愛心捐助,幫助偏遠山區、離島等地區貧苦兒童的需要;1985年,台灣世界展望會隨著台灣經濟一起成長,展開自立之路,並自1990年起,加入國際世界展望會全球關懷與救援的行列。40年多年來,藉著歐美人士及國人的愛心,台灣世界展望會在台灣這片土地及海外70餘國,擁抱無數貧苦者及孩童生命中的悲愁,並見證他們自立的喜悅。 |
摘錄自展望會官方網站:http://sponsorship.worldvision.org.tw/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