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東亞病夫』一詞,最先叫“東方病夫”,出自上海《字西林報》(英國人辦的英文報紙)於1896年10月17日登載的一篇文章,作者是英國人。按照梁啟超的翻譯是:“夫中國——東方病夫也,其麻木不仁久矣。”
此後,在1936年第11屆奧運會在柏林舉行。中國申報了近三十個參賽專案,派出了140餘人的代表團。在所有的參賽項目中除撐杆跳高選手進入複賽外,其他人都在初賽中即遭淘汰,最終全軍覆沒。中國代表團回國途經新加坡時,當地報刊上發表了一幅外國漫畫諷刺中國人:在奧運五環旗下,一群頭蓄長辮、長袍馬褂、形容枯瘦的中國人,用擔架扛著一個大鴨蛋,題為“東亞病夫”。從此,“東亞病夫”就成了外國人對中華兒女的蔑稱。(百度網http://zhidao.baidu.com/)
不要再左顧右盼了,我們就是東亞病夫。從每一個角度來說都是。台灣在奧運參賽的項目為15項,選手人數達到80人,參加的項目是歷屆之冠。許多不同的人,也在不同的時刻誇下了海口。然後呢?
運動贏不了人也就算了;開了電視一看偷雞摸狗的官員一大堆,拿了錢還狡辯,一堆人仍然不顧是非;媒體也亂七八糟
打不過別人,還說別人爛。韓國日本中國千錯萬錯。一整個黑心。
但是,蘇麗文給了我們一個不用低頭的理由。(當然每個人都有弱點,我們不應該把人當神看,看看吳鳳、鄭成功的例子)但是,能夠戰到最後一刻,左腳十字韌帶撕裂傷、外側副韌帶撕裂傷、左腳第四腳趾骨折。
然後,再一次的爬起來。舉起雙手,擺好架式,再戰。
以下摘錄自她的BLOG
『期待』篇
她說:
準備好了沒?
不需懷疑!
有沒有信心?
絕對沒問題!
害不害怕?
會怕就不會期待!
我已經做很準備~
隨時出發~
不管別人說我行不行~
我有信心
做出作好的自己!
不管做任何事~
我都一樣相信!
也許我不完美~但我會加油!
也許我不如預期~但我會堅持努力!
用行動來證明自己的決心~
我認為這一段話應該收錄在國文課本裡面。她讓我有一個身為台灣人為榮的驕傲。
就好像對加拿大隊第十二局的那三個驚心動魄的三振一樣。是我們歲月裡的美好回憶。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