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和同事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的時候,也有遇到類似的情形。一美金等於750剛果法郎(現在更高,今天是835!);貨幣弱也就算了,銀行最大面額可以換的就是500法郎的紙鈔(大約20台幣),加上當地物價超級貴(商務旅館打折之後一晚一百美金,吃飯一盤義大利肉醬麵要二十美金),所以我們吃一餐飯都要帶一捆錢。不夠的都用美金交易。

內文五種貨幣是指
1.美金

2.南非RM蘭特

3.波札那的普

4.英鎊

5.歐元


這都比較容易取得(屬於非洲流通的貨幣)。

辛巴威五種貨幣同時流通 津元被當作紀念品出售 
20091022 08:11   來源:環球時報   

3萬億津元只夠買一張公交車票,最高額貨幣面值是100萬億,五種貨幣同時在市場上流通,辛巴威貨幣市場的混亂經常讓世人感到震驚。今年年初辛巴威聯合政府正式宣佈棄用津元,允許使用外國貨幣,成為世界上少有的流通多種貨幣的國家。但使用外國貨幣在給辛巴威經濟發展帶來好處的同時,也存在著很大的不便,幾乎所有的商店都存在零錢不足的問題,讓當地人和外國人都犯愁。《環球時報》記者近日赴辛巴威採訪,親身經歷了這種“貨幣混亂”。 

外國貨幣幫助恢復物價

初到辛巴威,《環球時報》記者就發現了一個不可思議的現象。辛巴威官方報紙《先驅報》的報頭處用顯眼的字體標明,該報售價“1美元或10蘭特或8普拉或者0.7英鎊”,另外一份報紙《星期日郵報》也標著3種售價———“1美元或8普拉或10蘭特”,這說明美國、英國、南非和波札那貨幣在辛巴威都可以流通。而當地人對記者表示,實際上歐元也是可以使用的。

辛巴威通貨膨脹率在去年達到頂峰,7月份時年度通貨膨脹率高達231000000%,去年7月物價比前一個月增長2600.2%。辛巴威人對記者表示,當時人們購物往往要帶大量津元,卻只能買到一點東西。為了取款,人們常常半夜一點鐘就到銀行門口排隊,有的人乾脆在隊伍中睡覺等候,但即使這樣也不能保證取到錢。津元供不應求,有時現金剛剛運到銀行就被民眾擠兌一空。

辛巴威首都哈拉雷的計程車司機科基說,實際上去年年底,辛巴威政府就允許部分商場開始使用外國貨幣。今年3月,辛巴威財政部長宣佈棄用津元。在當月津政府公佈的短期經濟恢復計劃中,明確規定允許使用任何方便交易的貨幣,政府稅收也使用外幣。

在此情況下,辛巴威物價目前已基本穩定。記者看到,當地柴油價格為1美元,汽油價格1.2美元,均與鄰國南非的價格差不多。麵粉每兩公斤在1.951.99美元之間,當地人說去年同樣重量的麵粉則需要15美元。

大小商場都遭“零錢危機”


時下在辛巴威購物,人們最頭痛的事情莫過於缺少零錢,因為當地幾乎見不到1美元以下的零鈔。

《環球時報》記者第一次遭遇找零難題是在首都哈拉雷西南的圭魯市。當地一瓶可樂的價錢是1美元,記者拿出100美元,店主直搖頭。最後只好拿出100蘭特,對方倒也麻利,隨手找給了9美元零錢。記者一開始沒反應過來,怎麼一張百元鈔票在買了瓶可樂後就變成了這點錢。同行的南非人告誡說,在辛巴威最好不要使用南非貨幣蘭特,因為本來匯率是17.5左右的蘭特在這裡都是按110兌換的。

除了花蘭特用美元找零之外,商家和顧客還不得不想出其他辦法解決“零錢危機”。在哈拉雷的一家當地超市中,一罐可樂的價錢是80美分,《環球時報》記者本來只準備買兩罐,但卻得知那裏連10美元的鈔票都換不開,收銀員說你看看再買點別的東西吧。無奈之下,記者只得買了5罐可樂湊足了4美元的整數。有了這次的經歷之後,記者下次買東西的時候便自覺了許多。一天在一家小型超市中,在選好要買的65美分的飲料後,又挑選了30美分的橡皮一個,以便湊夠接近1美元的整數。記者心想還有5美分,如果超市沒有零錢就算了。沒想到在結賬時,收銀員說就給你塊糖吧,說著便從收銀臺上的大塑膠罐內拿了一個泡泡糖。原來泡泡糖不是供顧客購買的,而是當零錢用的。

商場給當地人找零錢還有更直接的辦法。一次《環球時報》記者費了好大工夫好不容易湊了接近5美元的商品,到了收款臺,對方二話沒說,隨手在購物小票上用英文和阿拉伯數字分別寫了16美分,然後蓋上超市的印章。隨行的當地司機說,商場給當地人都是這樣“找零”的,下次來購物的時候拿著這張小票,上次欠的零錢就可以當現金用了。

在參加辛巴威國際旅遊博覽會期間,記者還從一位中國遊客那裏看到了更絕的找零方法。這位遊客從皮包裏一下子拿出了3捆津元,說這是他乘計程車時司機找給的1.5美元零錢。記者數了數紙幣上的零,發現每張紙幣竟然是500億津元,也就是說總數15萬億的津元被當作1.5美元的零錢使用了。這位中國朋友苦笑著說,都是從來沒有用過的錢,留作紀念吧。

 

津元被當作紀念品出售 
除了被當作零錢使用外,在哪還能看到津元呢?“美國之音”駐南非記者斯科特告訴記者,在哈拉雷國際機場可以買到津元,一張面值1萬億的津元大概需要7美元。他說,津元在網站上拍賣時可要遠遠高過這個價錢。

《環球時報》記者在離開哈拉雷機場時隨便走進一家免稅店,問有沒有津元賣,免稅店女老闆毫不猶豫地從旁邊的錢包中拿出了一張面值100億的嶄新津元。在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後,她同意以1美元的價錢出售這張100億鈔票。記者問有沒有更大面值的,她表示手頭沒有,但可以打電話問問朋友。問她生意如何,她說每天大概能賣出15張津元紙幣。

但辛巴威人對本國貨幣還是有感情的。在哈拉雷非洲團結廣場上,街頭攝影師路易斯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津元在最初發行時比美元還值錢,而且2000年之前辛巴威經濟運行還是不錯的。他說,如果讓他選擇將來使用哪種貨幣,他還會選津元,因為無論使用美元還是蘭特,都會導致辛巴威受制于別國。

目前辛巴威政府仍在對將來使用何種貨幣進行評估。今年6月,辛巴威財政部長比蒂曾說,辛巴威未來有重新啟用津元、使用蘭特作為官方貨幣和繼續目前的多種貨幣體系3種選擇。辛巴威官員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現在還很難說辛巴威將來會選用哪種貨幣,因為在首都哈拉雷等靠近北部的地區,目前主要流通美元,而在第二大城市布拉瓦約等靠近南非的南部地區,人們更傾向於使用蘭特。而且不管使用哪種外國貨幣,都存在著貨幣量不足的問題。

資料來源:中國經濟網
http://big5.ce.cn/gate/big5/intl.ce.cn/gjzx/nm/200910/22/t20091022_20248987.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ray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